个性化测评思域2022测评

Mark wiens

发布时间:2023-06-28

  当前,我国网上意识形态工作整体向上向好,但是也有一些值得我们警惕的问题……

个性化测评思域2022测评

  当前,我国网上意识形态工作整体向上向好,但是也有一些值得我们警惕的问题。如借助错误炒作热点事件,否定现行社会制度;利用敏感议题渲染全民焦虑,激化阶层对立矛盾;社会事件泛化现象凸显,攻击主流意识形态;势力合谋攻击体制机制,破坏国家长治久安;等等。针对这些问题,需要采取恰当措施加以解决。

  【摘要】当前,我国网上意识形态工作整体向上向好,但是也有一些值得我们警惕的问题。如借助错误炒作热点事件,否定现行社会制度;利用敏感议题渲染全民焦虑,激化阶层对立矛盾;社会事件泛化现象凸显,攻击主流意识形态;势力合谋攻击体制机制,破坏国家长治久安;等等。针对这些问题,需要采取恰当措施加以解决。

  当前,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,我国网上意识形态工作整体向上向好。但同时,一些制华乱华势力、各种利益集团与各类思想借助各种机会,扰乱网上场。2018年作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,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实施“十三五”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,网上意识形态斗争将更加复杂尖锐严峻,要以高度责任感、崇高使命感,做好做强网上意识形态工作。

  第一,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的传播力、引导力、影响力、公信力进一步提升。2017年是迎接思域2022测评、宣传、贯彻十九大的重要一年。习总的系列重要活动、重要讲话以及十九大会议内容的网上宣传报道,成为网上意识形态传播的“指南针”和“方向盘”。网络新媒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传播角度新、手段新、形式新。一批网络新媒体作品内容丰富、短小精悍、传播效果好。

  第二,网民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心愈加增强。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、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、“五大发展理念”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大主题在网上广泛传播,深入人心,广大网民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。据中国社科院舆情实验室2017年12月在全国的调查数据显示,网民对中国未来五年经济发展的乐观度为73.8%,对中国未来五年社会发展乐观度为80.3%,对自己未来一年发展的乐观度为75.1%。

  第三,网民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不断被激发。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高峰论坛、C919国产大飞机首飞、“复兴号”动车组首发、055驱逐舰首舰下水、香港回归20周年庆典、建军90周年阅兵、金砖国家会晤、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、西成高铁贯通等充分展现中国实力、中国风采和中国自信。这些大型活动、重大成就通过网络立体传播,使网民的爱国主义、民族自豪感不断提升。

  第四,全党抓网上意识形态工作的成效彰显,网上意识形态阵地不断得到新拓展。2017年,大规模全网联动恶性事件少发,网络生态总体上呈现出积极理性的良好态势。大V慎言发声,中V异军突起,小V积极参与,沉默的大多数被唤醒的格局逐步形成。传播主流价值观的网上红色地带不断壮大,网民自我教育、自我引导能力明显增强。多家国家级重点理论网站、地方理论网站,多个“学习系列”APP、微信公众号、微博账号以及民间思想网站,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、从体制内到民间的网上理论传播新格局。

  第五,互联网成为社会和意识形态获取、传播、扩散的主要渠道,社会思想格局正在重塑。根据中国社科院舆情实验室2017年12月在全国的调查结果显示,通过互联网了解当前“意识形态”的网民达79.2%,通过微博微信了解的网民达59%;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外社会的网民达82.8%,通过微博微信了解的网民达44.3%,互联网成为社会和意识形态获取、传播、扩散的主要渠道。尤其是当今网络空间的信息技术迭代升级速度空前,各种崭新的媒介形式不断出现,如知乎、哔哩哔哩等为代表的网络交流社区迅速发展。2017年发生的一些重大舆情事件,如北京红黄蓝幼儿园等事件就是由知乎网站帖子扩散,构成了舆情发生的主要信息源以及舆情发酵关键渠道个性化测评。

  借助错误炒作热点事件,否定现行社会制度。一是借俄罗斯、乌克兰对列宁的“清算”,否定马列主义。二是历史虚无主义、民族主义、民粹主义、极端主义等借朝鲜半岛事态、中印边境冲突、英美逆全球化政策等国际事件趁机呛声。三是“左”网民形成话语对峙,一些学者以学术名构党史国史。四是对香港回归20周年、十九大召开等重大事件歪曲解读,质疑发展成果。

  利用敏感议题渲染全民焦虑,激化阶层对立矛盾。2017年,网民围绕房价、物价、就业、、读书回报率和财富分配等问题在网络新媒体进行讨论。在这些讨论中不断凸显民众的分层站队,焦虑情绪持续变种变异,不断“碰瓷”意识形态,产生忽视发展成果、漠视社会进步与蔑视党的领导的舆情暗示、“景观”和社会心理。

  社会事件泛化现象凸显,攻击主流意识形态。即将社会事件经过议程转换和话题嫁接,演化泛化为制度问题、问题。将民生问题上升为阶层矛盾冲突、“阶层固化”问题,引发民众质疑社会制度和社会公平,并形成。网络大V出现“圈层化”特点,并有向街头发展的迹象,或成为海外制华的攻击由头与“颜色”的利用工具。将国家维护金融安全、对外投融资政策等经济事务与意识形态相关联,使之泛化,试图搅混海内外的视听。

  网上文艺批评交锋对峙激烈,引发意识形态纷争。小说《软埋》获路遥文学奖、《白鹿原》停播复播、《武训传》DVD发行、白桦获电影编剧终身成就奖引发意识形态交锋。热播剧 《人民的名义》吸引大量年轻网民关注生态,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关注者、支持者与建设者,而谁来监督党的一把手、达康会不会沦为分子等问题,形成网上争议。《芳华》上映后,针对刘峰等人的经历引发人们对阶层固化的大讨论。

  势力合谋攻击体制机制,破坏国家长治久安。凸显西北,势力遥呼东南,势力海内外“抱团”发声,妄图争取海内外敌对势力的支持,达到国家、搞乱中国的险恶目的。网上反力量对以上行径形成制衡,同时其极化思想有违民族宗教政策,容易激化宗教矛盾、危及民族政策,甚至存在民粹主义、民族主义趋向。

 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,是改革开放40周年,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、《党宣言》发表170周年,网上意识形态斗争势必更加激烈。

  海内外敌对势力搅局依然是斗争焦点。以斗争、角逐为由头臆测我国发展进程,趁机攻击党和国家的根本制度。一些敌对势力利用党的十九大等的重大决策,如修改党章及宪法,进行关联攻击,散播谣言,借社会问题恶意炒作,利用突发事件造谣。肆意攻击网信法治进程、管理体制与网络主权理念。

  各种社会鱼龙混杂是诉求热点。这两年网络民族主义一直非常盛行,而民族主义特别容易发展出民粹主义,进一步走向极端主义。这几年是中国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节点,标志性的大事件密集,是众史国史的关键时刻。因此,民族主义、民粹主义、极端主义应该是今后5年特别值得关注和警惕的网络。

  民生问题是触发燃点。民生问题是普通百姓普遍关心的基本问题,民众对收入、住房、环境、教育、健康问题的焦虑,已经持续了好多年。这些焦虑往往也会成为每年形成网络的触发点。其背后的意识形态根源主要是功利主义、消费主义和生态主义。这是社会发展的潜在隐患。

  境外有害信息倒灌是管控难点。海外有害信息通过相关“翻墙”软件、虚拟专用网络(VPN)、电子邮件、信息截图等手段倒灌境内,并通过境内社交媒体大量传播。移动社交平台出现文字图文化、图片视频化、视频图片化等新趋势,对有害信息进行变种传播,通过微传播加快扩散,增加了监管难度。境外势力依靠技术、资本、公关、广告等方面的支持,妄图潜入国内社交媒体,传播散播不利我国的意识形态内容,甚至操控。

  泛化和泛娱乐化是再生热点。网络自创的文艺影视中对刻画、人物形象塑造,容易产生意识形态的联想空间。舆情热点事件的网上讨论中掺杂话题和意识形态暗示,变相或者异相地进行渗透。进行议程转置和话题嫁接,一方面将娱乐话题演化泛化为制度问题、民权问题;另一方面通过娱乐化的表达和处理,讨论敏感话题或者拓宽话题的讨论尺度。

  系统学习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。要强化党管新媒体原则思域2022测评,增强宣传阐释的理论力度。要充分用好网络手段,通过网络直播、网络视频、网上交流等形式,做到全网跟进,积极回应广大网民关切,引导网上思想。精心组织新闻宣传,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和手段,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,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企业、进农村、进机关、进校园、进社区、进军营、进网络,提高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力、引导力思域2022测评、影响力、公信力。

  组织制定网上意识形态内容底线标准,在风险管控上强干立枝,推进网上意识形态管理的法治化进程。一是组织相关专家研究,有步骤制定底线标准,实现网上意识形态内容管理分类科学化、系统化与网格化,让主管部门、网站平台、网民有法可依、有章可循、有例可遵。底线标准内容主要有:维护安全是根本,传播正能量是方向,加强法治建设是关键,夯实文化安全是重点,引导社会是要务,包容非意识形态内容是要求。二是把握网上舆情、网上与网上意识形态的关系,掌握网上舆情、网上转变为意识形态的节点拐点,以及网上意识形态化的特点、变型与规律。三是有效打击网上谣言攻击意识形态行为个性化测评,区分网上意识形态与社会、社会心理关系。

  加强网上内容建设的有效供给,疏导网上“堰塞湖”。一是推进党史国史文献数据化建设,推动与搜索引擎的深度合作,实现权威内容的前置性、易检索性与可获得性。二是加强网上内容建设,为网上意识形态建设提供动力活力。建设网上“知识共享云”传播工程,积极探索AR、VR、IA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技术应用创新。三是要坚持把党管媒体原则贯彻到新媒体领域,所有从事新闻信息服务、具有媒体属性和动员的传播平台都要纳入管理范围。

  走好网络群众路线,化网上“对比陷阱”为对比优势,增强人民群众的网上获得感。一是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网上获得感。积极保持主流意识形态的“朝阳群众”参与感,强化国家现行制度的“网上公民”自豪感个性化测评,增强广大网民话语表达的安全感,弘扬广大网民的爱国责任感,让网上非意识形态讨论有存在感。二是积极发展移动电子政务,形成聚合式、立体化的综合信息服务模式。

  加强海外公共关系建设,建设海外网上统一战线,构建海外网上正能量环境。一是加强公共关系建设,优化我网上话语权。二是重视海外战略布局,重视海外新生代培养。立足于海外网生代思域2022测评、新生代培养,加强海外网络社群“细胞”建设,发挥海外乡缘、政缘、商缘与学缘等优势,并利用美西方社交媒体平台与主流媒体阵地,讲好中国故事。三是扶持发挥成长型、关键性互联网企业的桥梁作用,推进国内“关键少数”的传播触角伸向海外社交平台,形成海外市场话语权与社交网络“朋友圈”。

  把网上意识形态教育融入新媒介素养教育、国民教育之中,有效夯实意识形态基础。一是强化作为新媒介素养重要内容的网上意识形态教育。对此,各级党政机关与领导干部要作为素养考核,网站管理人员与编辑要作为业务素养培育,高校要作为教育责任实施,广大网民要作为公民素养履行,切实维护网上意识形态安全。二是作为国民基础教育,必须从娃娃抓起。三是要融入到社区教育,加强重点人群、主流人群培养。网上意识形态教育要深入基层,在社区教育中有所作为。

  加强网上网下的联动,切实解决网民关注的民生问题。人们呈现在网络空间中的思想、观念、意识受现实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,是现实社会经济生活的反映。这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现实关切,往往成为网络公共讨论的焦点及风险点个性化测评。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网络综合治理,坚持以网络上暴露出来的民生问题为切入点,努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聚力、齐抓共管局面,共同防范社会风险,共同构筑同心圆。

  (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,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新闻学研究室主任、研究员)

免责声明: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,并不代表本站观点,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。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告知,本站将立刻处理。联系QQ:1640731186